[编者按] 当前,深圳进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迫切要求深圳高等教育充分发挥核心引擎作用,释放“化学反应”“乘数效应”,让城市获得先发优势,积累起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动能和势能。
一年来,南方科技大学抢抓“双区”建设历史机遇,始终坚守“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初心使命,突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突出创新引领,强化科研攻关,服务支撑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突出高端引育,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携手建设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引育高地;突出特色,打造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枢纽……南科大以“敢闯敢试”之姿、“改革创新”之态,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率先探索,助推深圳经济特区在先行示范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2021年9月,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作为深圳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南科大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作用,坚持理念引才、待遇留才、事业育才、文化润才,一批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在此汇聚成长。
坚持引育并举,高层次人才在南科大迅速成长
2021年10月11日,南科大在会议中心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深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林作专题辅导报告,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南科大人才工作要在“引”上拿策略,紧紧把握“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引才聚智,努力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高地;要在“留”上出实招,积极发挥“双带头”人作用,实现党建和业务双融双促,搭建人才发展平台,特别是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从“微治理”改善,提升治理效能,保障人才专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要在“培”上想办法,打造行列式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新模式,着力培养探索重大科学问题的战略科学家、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卓越工程师、掌握原创硬科技的创新企业家和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要在“用”上给舞台,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部署,为人才提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舞台,充分释放创知、创新、创业活力。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现场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名单,我校三位教授当选。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讲席教授夏克青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工学院院长、讲席教授徐政和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数学系杰出访问教授、杰曼诺夫数学中心主任杰曼诺夫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目前,学校共有院士55人(其中全职院士34人)。连续六年获深圳市“人才伯乐奖”第一名。对人才的渴求和厚爱,彰显了南科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坚定决心。
新当选院士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加强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
2021年7月8日,《光明日报》刊发文章《以“头雁效应”激发“雁群活力”——南方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党员教授”先锋模范作用》,以“科学家们胸怀家国志愿入党”“‘党员教授’带头成为先锋模范”“海归高知坚定理想为国育才”三部分,报道了南科大近年来加强政治引领,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充分发挥“党员教授”先锋模范作用的亮点做法与典型案例。
南方科技大学海归人才多、高知人才多。在已签约引进教师中,教学科研系列教师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经验,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学工作或学习的经历,师资队伍中高层次人才占比超过65%,学校已成为大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南方科技大学始终牢牢树立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鼓励人才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南科大应有的贡献。针对学校“海归高知”聚集的特点,南科大组织系列高层次人才专题研讨、专题座谈,鼓励高层次人才、党外知识分子、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连续四年开展国情党史专题教育,发挥“南方科技大学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作用,并邀请高层次人才中非党员教师参加党组织活动等,形成了以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助推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良好氛围。
知联会理事大会暨中秋恳谈会
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曾荣获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国际最高奖“戈登•贝尔”奖,他在2021年3月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我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收到的第一份院士入党申请书。这也凸显了南科大党建工作对高知人群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的有效性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效性。“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因此我想把自己对中国共产党这份发自内心的热爱变为具体的行动,希望自己在入党之后可以为国家做更多的事情,也希望为青年学子带来好的影响,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精神。”陈晓非说。
创新人才管理制度,打造人才引进与发展的“最佳地”
2022年1月10日下午,南科大2022年迎春茶话会在会议中心举行。会上,校长薛其坤指出,2022年是学校全面推进“十四五”建设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攻坚之年,落实之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充满活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我们要大力弘扬校训精神,持续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南科大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教好书、育好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大先生”,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担大任、成大才。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勇攀高峰,为国家培养更多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2022迎春茶话会
2021年,南科大化学系教授谭斌团队凭借“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项目,在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中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为全省1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之一。8年前,在海外从事博士后工作的谭斌,以准聘副教授身份加入南科大,作为在南科大成长起来的优秀人才,谭斌感叹道:“我是与南科大共奋斗、同成长的。这里不仅有良好的氛围,还有全新的理念、良好的制度。”
近年来,南科大坚持高标准全球引才,创新人才管理,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全员聘用和 Tenure Track(预聘-长聘)制度。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择优聘用、合同管理的新机制,以及灵活的晋升退出机制;建立了灵活创新、国际通行的人才制度,营造出一流的干事创业环境,搭建了优秀的学术团队、平台,让人才树立在南科大干事创业的信心。
升级服务,保障人才专心投入教学科研工作。学校注重做好对高层次人才的全方位服务,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帮助解决人才落户、出入境签证、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实际问题;实行专人负责,一对一做好院士等高端人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做好国家省市人才政策研究、宣传与解读工作,协助人才申报人才项目及申领经费和补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优化网上办事系统,为人才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服务提质、效率提速。
多举措关心关怀青年教师成长。“没有好的育才机制,就留不住优秀的青年人才。人才工作要在‘引’上拿策略,在‘留’上出实招,在‘培’上想办法,在‘用’上给舞台。”校党委书记李凤亮表示。南科大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通过对人才成长进行若干周期统计分析、梳理备案,根据分析结果对青年教师定期进行精准帮扶指导,完善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的梯次型培育体系。如工学院成立“青年促进会”,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促进青年教师合作、交流。2021年6月8日,校长薛其坤做客工学院“青年促进会”第三期,以“使命与担当”为题作报告。他鼓励青年教师牢记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深入思考“钱学森之问”,坚持立德树人,将爱国奋斗之价值引领放在育人工作的首位,不断反思优化自身特色培养创新人才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把国家利益和自己的人生追求结合在一起,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力量。
除此之外,南科大还与龙头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共引共育高端人才。双方推行“双聘制”,探索高校与企业联合引才和科技攻关的创新机制,鼓励高端人才以两种不同身份在企业和高校同时从事科技创新实践与科研教学工作。学校教师围绕企业核心技术攻关,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的有机结合,加快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南科大将以创建一流大学为重要发展契机,结合“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聚集高端人才方面,更好发挥深圳人才“蓄水池”的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