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报告“热词”解释
2022-12-01     |     浏览量:886

九个方面比较优势

是指经过多年接续奋斗,山东省在九个方面形成的比较优势,包括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十大创新

是指省委围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部署的重点任务,包括加强科技研发创新、人才引育创新、营商环境创新、数字变革创新、产业生态创新、要素保障创新、民生改善创新、风险防控创新、文化宣传创新、推进落实创新,以此引领全方位创新。

一群两心三圈

是指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格局。“一群”,即山东半岛城市群,涵盖山东发展全域。“两心”,即济南、青岛两大中心城市。“三圈”,即省会经济圈,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滨州、东营7市;胶东经济圈,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5市;鲁南经济圈,包括临沂、枣庄、济宁、菏泽4市。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围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综合考虑国家所需、山东所能,聚焦绿色低碳方向,进一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成果,先行先试、攻坚突破,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实现重点地区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更好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路子。

“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

“十四五”时期,山东省深入实施实验室体系重塑攻坚行动,全力培育1家国家实验室、30家左右国家重点实验室、10家左右山东省实验室、300家左右省重点实验室,打造具有山东特色、接续联动、梯次衔接的“1313”四级实验室体系。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是指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研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研发的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是承载国家使命、体现国家意志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助于汇聚世界一流科学家,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显著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目前,国家已布局建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北京怀柔、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工程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坚持链式整合、园区支撑、协同发展,集中布局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链条完整、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标志性产业链突破工程

按照国家有需要、市场有前景、山东有基础的原则,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领域,优选一批标志性产业链进行重点突破,由省领导牵头担任“链长”,每条产业链精准绘制形成“1张产业链图谱”,配套制定产业链龙头企业、关键产业技术攻关、重点项目等“N张清单”,精准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围绕打造先进制造业强省,支持有条件的市发挥各自优势,率先探索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加快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创建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引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5G全连接工厂

通过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实现生产制造企业各生产要素的全面互联、数据实时采集、数据价值挖掘利用,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综合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生产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升级。

“十大扩需求”行动

是指2021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扩需求稳增长,提出的实施基础设施“七网”、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工业技改提级、数字赋能增效、传统消费升级、新兴消费扩容、养老托育拓展、外贸固稳提质、公共安全提升等十大行动。

基础设施“七网”

是指综合立体交通网、现代物流网、能源保障网、市政公用设施网、现代水网、新型基础设施网和农村基础设施网。

“吨半粮”县

是指在有条件的县开展粮食生产能力提升行动,每亩耕地年可生产1500公斤的粮食。

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是指为使国际贸易和运输相关各方在单一登记点,递交满足全部进口、出口和转口相关监管规定的标准资料和单证的措施;如果是电子报文,则只需一次性提交各项数据。中国(山东)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覆盖全省所有口岸,通过信息化手段,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金融、税费等跨境贸易全流程服务。

“双全双百”工程

是指围绕企业从开办到退出、个人从出生到身后“全生命周期”,各推出不少于100项办事需求大、关联度强、办理频率高的事项,大力推行极简办、集成办、全域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办事便利度。

无证明之省

是山东省创新推出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一项具体举措,主要是通过电子证照证明和数据的共享,建立全省统一的“企业码”“居民码”,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公共服务和社会生活领域,努力实现免证办事、一码通行。“无证明”不等于“零证明”或不需要证明,而是指在省内办理业务需要提供由省内制发或可获取的证明、证照时,可通过告知承诺、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网上开具或帮办代办等方式,无需本人本单位再自行开具、出示或提交相关证照、证明材料。

省级新区

是山东省实施区域战略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着力打造区域融合发展的战略支点。新区作为承担全省重大改革发展任务的综合功能区,主要复制推广国家级新区经验模式,整合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自贸区、上合示范区及开发区、特殊监管区等各类支持政策和制度创新成果,赋予更大的先行先试权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目前,已批复建设菏泽鲁西新区、德州天衢新区、临沂沂河新区和烟台黄渤海新区。

转型金融

是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延伸,更关注高碳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中的融资需求。具体是指运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支持传统的高排放行业向低碳和零碳方向转型,主要包括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保险等碳金融服务。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是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指示要求,挖掘利用沂蒙、胶东、渤海、鲁西、冀鲁边等红色资源,建设一批红色文化地标和特色片区,打造全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传承教育、研学旅游等示范基地,为全国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

是山东省强化就业优先、兜底安置就业、推动共同富裕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促进民生保障与基层治理“双赢”。岗位设置突出需求导向、公益属性,重点面向城乡困难群体、大龄人员,大幅提升公益性岗位规模,积极消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长期失业人员,促进充分就业、有效增收。

五个减量替代

2021年6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实施产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制度,并分别提出减量替代比例。

碳达峰十大工程

是指围绕实现碳排放达峰任务,拟重点实施的十项重大工程。主要包括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业领域碳达峰、节能降碳增效、城乡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低碳转型、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碳汇能力巩固提升、全民绿色低碳、绿色低碳开放工程。

蓝色碳汇

也称海洋碳汇或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及海洋活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主要指海草床、盐沼和红树林三种生态系统固碳储碳。

“2+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

是新时代山东人才工作的重要目标。其中,“2”是指充分发挥济南、青岛两个区域中心城市优势,强化“头雁”引领,积极融入国家人才发展布局,高水平创建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N”是指其他各巿要发挥各类园区优势,加强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营造具有竞争力的“微生态”,构建星罗棋布、多极支撑的人才“雁群”。


来源:新华网山东 2022年05月29日